今日头条 | 普益财富:资管新规证言,29万亿规模银行理财迎新变革(一)

2017-11-30

近年来,中国金融机构资管业务快速发展,但由于同类资管业务的监管规则和标准不一致,高收益产品的背后存在着部分业务发展不规范、产品多层嵌套、刚性兑付、规避金融监管等问题。对此,11月17日,央行联合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外管局等部门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按照资管产品的类型统一规制,提出去刚兑、去资金池化、去通道化三大监管核心。不言而喻,29万亿元的银行理财产品正迎来新的变革。

文章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我们首先对“确立资管产品的分类标准”、“破刚性兑付”这两个内容作出解读。

在对投资者和产品的分类上,《指导意见》与现有方式存在较大不同。以往银行将投资者分为普通投资者、高净值客户和私人银行客户,而《指导意见》将投资者分为不特定社会公众和合格投资者,这需要银行对客户进行重新梳理分类,相信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也会有较大程度的改变。产品分类方面,根据《指导意见》,资管产品按募集资金方式,分为公募产品和私募产品;按投资性质不同,分为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类和混合类,各类资产投资比例以80%来划分,任一资产的投资比例未满足80%的,归入混合类。因此,目前主流的银行理财产品将被划入固定收益类和混合类公募产品,该类产品将直接和相对应的公募基金竞争;同时,银行高净值客户理财产品可能和私募产品对接,这也意味着银行高端理财的门槛将有所提高。

在打破刚性兑付、实行净值化管理方面,《指导意见》规定,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推动预期收益型产品向净值型产品转型,真正实现“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回归资管业务的本源。此外,这次关于刚性兑付监管的亮点不止于明确处罚措施,还明确了刚性兑付的认定标准,使得打破刚兑的理念更具可操作性。除了通常意义上的金融机构自行筹集资金偿付兑付困难的资管产品之外,设立资金池通过滚动发行填充从而实现保本保收益,以及违反公允价值确定净值原则对产品进行保本保收益,这两种情况也被认定为刚性兑付。

为了有效地打破刚性兑付,《指导意见》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即资管产品由预期收益率模式向净值化管理模式转变。《指导意见》要求,金融机构对资管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生成应当符合公允价值原则,及时反映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让投资者明晰风险,同时改变投资收益超额留存的做法,管理费之外的投资收益应全部给予投资者,让投资者尽享收益。实现净值化管理后,对于投资者来说,银行理财将不再是没有风险的投资品,而就银行理财产品自身而言,则将迎来和债券型、混合型公募基金的正面竞争。